從一份最新的數據來看,目前國內的游艇消費十分低迷,大量游艇閑置,前景不容樂觀。國內游艇產業之所以發展緩慢,除產品高端定位外,也與當前政策限制有關。我國交通海事部門規定,游艇是私人擁有的帶有動力裝置的交通工具,主要用于游覽觀光、休閑娛樂、商務接待,不參與公共交通運輸。如果完全套用營運船舶的管理理念來管理游艇,會阻礙其健康發展。同時,我國游艇安全管理規定中明確,游艇最大載客量為12人。也就是說,不論游艇大小,除去駕駛員、水手、服務員,每條艇最多容納9人,使得中小型規模成為國內游艇生產商、運營商的首選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艇業發展。
在業內專家看來,目前國內的游艇產業就像30年前的汽車產業,要想發展起來,就要建立完善的產業鏈體系。游艇產業發展,要經過從游艇體驗到駕駛員培養,從特許出租行業到私家購買等一系列過程。期間,就需要一系列的相應配套機制。正如30年前人們完全無法想象每個家庭都能擁有1至2輛汽車一樣,只要相關產業政策能夠及時跟進,未來游艇出游也會成為普遍的休閑方式之一。
目前國內游艇圈還缺乏一個整體的產業鏈體系,這也是導致了國內游艇消費低,游艇利用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,想要改變這個情況,需要游艇界做一個整體的思考,對自身市場做一個全新的定位,整合資源開創一個“大眾消費的時代“。